【題目】天津危險品爆炸事件中,有一些大面積燒傷的病人,其傷面有大量液體涌出需要輸血.根據病情的需要,應輸入的血液成分是( 。
A.紅細胞
B.血漿
C.白細胞
D.全血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農民伯伯深層施肥,這有利于農作物根系向土壤深處生長,這說明根具有的特性之一是( )
A. 向地生長 B. 水生長 C. 向肥生長 D. 固定植物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人的心臟結構示意圖,有關心臟結構的敘 述錯誤的是()
A. 心臟的四個腔中,肌肉壁最厚的是b
B. ①為上腔靜脈,內流靜脈血
C. ③為肺動脈,內流靜脈血
D. 用靜脈滴注藥物時,藥物首先進人心臟的a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一為消化系統(tǒng)模式圖,圖二為淀粉、脂肪和蛋白質的消化曲線,據圖分析回答問題:
(1)消化系統(tǒng)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組成。
(2)人體內最大的消化腺是[ ]_________,它分泌的消化液___________不含消化酶,但能乳化____________,有利于該物質的消化。
(3)圖二中的有機物乙在D處開始消化,D相當于圖一中的[ ]________________。
(4)圖二中的有機物甲在A處開始消化,在E處被徹底消化成_________________,參與消化甲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圖二可看出, E處是人體內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在圖一中與E相對應的部位是[ ]______,請寫出它有利于消化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兩圖中,甲圖是人體心臟剖面圖,乙圖是人體某組織處局部血管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以下問題:
(1)甲圖中表示左心室的是_____________,同側的心房與心室之間具有_________瓣,防止血液倒流。
(2)乙圖中表示毛細血管的是__________(填數(shù)字),這種血管的管壁極薄、管腔最小,只能允許____________呈單行通過,管內血流速度最慢 。這些特點有利于血液與組織細胞充分進行__________________。
(3)乙圖中的⑤表示的是_____血管,⑦表示的是____血管,若⑤與甲圖的血管③相連,則血管⑦內流___________血。血管⑦內的血液將通過血管④流回C______,完成血液循環(huán)中的__________循環(huá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幾種常見動物外形或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蚯蚓沒有專門的呼吸系統(tǒng),適于在__中生活。
(2)魚適應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是__,該器官的結構特點是由許多鰓絲構成,內含豐富的____。
(3)鳥進行氣體交換的器官是[___]___。標號[2]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各個系統(tǒng)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下圖是人體幾種生理活動的部分,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蛋白質是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在圖一中[1]____開始初步消化,被徹底消化后的產物在圖一的[4]___被吸收。
(2)圖二的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均由一層______構成,這有利于肺泡和血液間進行氣體交換。血液從圖二A處流到B處時,靜脈血轉變成含____量高的動脈血。
(3)在圖三心臟的四個腔中,壁最厚的是[5]____,若靜脈注射藥物,則藥物最先到達心臟的[8]____。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過程中,肺循環(huán)開始于[7]____,結束于[4]____。
(4)在圖四中,血液流經腎小球和緊貼著它的腎小囊內壁,起濾過作用,再通過[④]____對大部分的水、部分____和全部____重吸收。余下人體的代謝廢物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氣象專家和醫(yī)學專家認為,灰霾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比沙塵暴還大。世界上公認PM2.5是造成灰霾天的主要因素。PM2.5可直接進入肺,它隨著血液循環(huán)首次經過圖中心臟各腔的先后順序是( )
A. B→D→A→CB. A→C→B→DC. A→B→C→DD. B→C→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