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倡導免贈賀卡”“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發(fā)點是(

A.節(jié)約金錢 B.減少固體垃圾

C.文明衛(wèi)生,減少傳染病 D.節(jié)約木材,保護森林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森林是地球之肺,每一棵樹都是一個氧氣發(fā)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森林能涵養(yǎng)水源,增加大氣濕度和降雨量,森林能夠改良氣候,降低空氣溫度,在水的自然 循環(huán)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森林能防風固沙,制止水土流失等,因此我們要保護森林.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如賀卡、一次性筷子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砍伐和毀壞大片的森林,因此我們要免贈賀卡不用一次性筷子,以節(jié)約木材,進而保護森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模擬膈肌的運動示意圖,從中可得出( 。

A.圖A表示吸氣狀態(tài)
B.圖B表示呼氣狀態(tài)
C.圖A中膈肌處于收縮狀態(tài)
D.圖B中膈肌處于收縮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三種營養(yǎng)物質在消化道內的消化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甲物質在口腔進行的是初步消化
B.乙物質最終被分解成氨基酸
C.丙代表的物質是脂肪
D.結構D能分泌膽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長方形高度表示血液流經甲、乙、丙、。ǔ沃猓┧姆N組織后,血紅蛋白與氧氣的結合情況.試推測甲、乙、丙、丁四種組織中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動物中,不屬于軟體動物的是( 。

A. 蝸牛 B. 烏賊 C. 蛔蟲 D. 河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與動物運動有關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

(1)圖甲中,蚯蚓靠協(xié)調配合完成運動;圖乙中,Ⅰ、Ⅱ、Ⅲ表示蝗蟲身體的各部,①、②、③表示蝗蟲的某些器官,其中飛行器官及所在身體部位分別是(填數字).
(2)圖丙是人的關節(jié)及屈肘動作模式圖,與關節(jié)的靈活性有關的結構有[]和[]中的滑液.端起茶杯喝茶時,[]接受神經傳來的刺激,產生收縮,牽動骨繞著關節(jié)活動.從而完成喝茶動作.
(3)圖丁是某同學繪制的人體骨、關節(jié)、骨骼肌關系模式圖,其中正確的是(填字母),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霧霾已成為我國城市標志性難題,許多城市空氣中的PM2.5含量都嚴重超標,危害人類健康.PM2.5顆粒進入鼻、咽、喉以后,在進入血液之前,經過的結構依次是( 。
A.氣管、肺泡、支氣管
B.氣管、支氣管、肺泡
C.支氣管、肺泡、氣管
D.肺泡、支氣管、氣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使用農藥、化肥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可造成水質污染 B.可造成土壤污染

C.可造成大氣污染 D.有利于保護生物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多地“禁酒令”升級,從午間禁酒到“公務活動一律不準飲酒”升級,提高了黨政機關的工作效率.國家新頒布的交通法規(guī)還規(guī)定,酒后駕駛不僅扣12分,還有其它處罰.為什么這么嚴格實施“禁酒令”呢?
林子的爸爸是多年的司機,對此卻不以為然,為了說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個“測定反應速度”的實驗.實驗操作如圖,實驗結果如表:

測定次數飲酒量

A 不飲酒

B 飲一杯啤酒

C 飲二瓶啤酒

第一次

24.4

27.2

48.7

第二次

25.5

29.2

53.0

第三次

25.1

30.0

51.3

測量平均值

25

28.8

51


注:表中測量值為林子松開直尺后,爸爸盡快用拇指和食指夾住起碼尺時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單位為厘米(cm)
請分析回答:
林子總結如下:
(1)酒后出現“走路不穩(wěn)”現象,說明酒精使麻醉.
(2)酒后出現“說話不清”現象,說明酒精使大腦皮層中的中樞中毒.
(3)酒后出現“幻覺”現象,說明酒精使大腦皮層中的中樞中毒.
(4)酒后出現“思維混亂,失去知覺”說明酒精已經使整個中毒.
(5)因此,林子的猜想是:可能是飲酒后
(6)實驗結果表明:飲酒會影響人的反應速度,且飲酒越多,測量值越 , 人的反應速度越
(7)實驗中只對爸爸一人進行了測量,測量數據還缺乏足夠的說服力,可以通過增加來改進實驗,增強可信度,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酒后駕車的危害性.
(8)這個實驗屬于反射活動嗎? . 參與反射活動的神經結構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