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為了探究溫度對蟑螂呼吸快慢的影響,小明設計了如下兩種實驗方案。

方案一:把一只健壯的蟑螂放入30℃的密閉容器內(如圖甲),利用傳感器測定10分鐘內容器中溫度值和氧氣含量;10分鐘后,將冰袋放置在容器兩側,使容器內的溫度逐漸降低,并測定隨后20分鐘內的數據。多次重復實驗。

方案二:在兩個溫度不同的相同密閉容器中各放入一只健壯的蟑螂(如圖乙),利用傳感器測定30分鐘內的相關數據。多次重復實驗。

1)該實驗通過測定_____來反映蟑螂呼吸作用的快慢。

2)與方案二相比,方案一的變量控制有什么優(yōu)點?_____(列舉一點)。

3)根據方案一所得數據(如圖丙),三位同學分別在圖丁中畫出了甲裝置內二氧化碳含量的大致變化趨勢,其中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

4)據圖丙可知,溫度對蟑螂的呼吸有影響,隨著溫度降低,其呼吸變_____(填“快”或“慢”)。

5)蟑螂的卵外有堅硬的卵鞘,剛從卵鞘孵出的若蟲呈白色,以后顏色逐漸變深,經歷多次蛻皮,發(fā)育為成蟲。蟑螂的發(fā)育過程屬于_____發(fā)育。

【答案】容器中氧氣含量 用同一只蟑螂,避免了不同蟑螂體質的差異 a 不完全變態(tài)

【解析】

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2)對照實驗又叫單一變量實驗,只有一個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實驗。只有一個變量,這就是實驗中所有探究的問題,是可以改變的量,此題變量是溫度的不同。

1)蟑螂的呼吸作用是吸入空氣中的氧,分解有機物,并呼出二氧化碳,公式表示為:有機物+氧→二氧化碳++能量。所以可以通過測定容器中氧氣的含量來反映蟑螂呼吸作用的快慢。

2)與方案二相比,方案一的變量控制的優(yōu)點是:使用了同一只蟑螂,避免了不同只蟑螂在體質上的差異;使用同一裝置也避免了不同裝置的差異的影響。

3)根據圖丙曲線可知,前10分鐘溫度不變時,容器內氧氣含量因呼吸作用而迅速減少,10分鐘后隨著溫度的降低,氧氣的減少處于減緩狀態(tài),而根據呼吸作用的公式可知,當氧氣消耗多時,會呼出較多二氧化碳,當氧氣消耗少時,會呼出較少的二氧化碳,丁圖中a曲線是10分鐘前二氧化碳增多較快,10分鐘后二氧化碳增加較緩,與氧氣的變化吻合,因此可判定a曲線符合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趨勢。

4)低溫抑制呼吸作用,據圖丙可見:溫度對蟑螂的呼吸有影響,隨著溫度降低,其呼吸變慢。

5)蟑螂的一生經歷了卵、幼蟲和成蟲三個發(fā)育的時期,而且幼蟲和成蟲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很相似,只是身體較小,生殖器官沒有發(fā)育成熟。這樣的發(fā)育過程叫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人的性別決定圖解,精子乙中的性染色體類型、受精卵形成的部位和胚胎發(fā)育的場所分別是( 。

A. X子宮輸卵管B. X輸卵管子宮

C. Y子宮輸卵管D. Y輸卵管子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美國科學家米勒設計的模擬原始地球生命起源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分析圖回答下列問題:

(1)A燒瓶內注入的氣體是原始大氣的成分,它與現在的大氣成分相比主要不含有________。

(2)火花放電模擬的是原始地球上的_______,這主要是為該實驗提供_______

(3)連續(xù)火花放電后,從活塞處取樣,C燒瓶內的樣品中含有的有機物是_________。

(4)通過實驗,米勒得出的結論是:在一定條件下,原始大氣中的各種成分是______(填寫“能”或“不能”)轉變?yōu)橛袡C小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血液經過肺循環(huán)后,發(fā)生的變化是( )

A. 血液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 B. 養(yǎng)料變成廢物

C. 血液由靜脈血變成動脈血 D. 廢物變成養(yǎng)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珍稀植物中不屬于“活化石植物”的是( 。

A. 臺灣衫 B. 人參 C. 銀杏 D. 金蓮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剪去胸鰭和腹鰭的魚,魚體將

A不能游動 B不能保持前進的方向

C不能保持身體平衡 D不能產生前進的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老山羊和小白楊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這兩類細胞共有的結構是(

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核 細胞質 液泡 葉綠體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顯微鏡能幫助我們觀察到用肉眼無法看到的細微結構。如圖為顯微鏡的使用過程,請據圖回答:

(1)顯微鏡的主要結構是[]_____和[]_____。

(2)使用顯微鏡觀察,下降鏡筒時眼睛要注視甲圖中的[]_____;需要調換物鏡時應轉動_____。

(3)乙圖中的鏡頭能使物象放大的最大倍數是_____倍;能使視野中觀察到細胞數目最多的鏡頭組合是_____(填序號)。

(4)丙圖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圖象。圖象A效果欠佳,是因為圖中出現了_____。

(5)下圖中①②③④是李麗同學在觀察中看到的圖象,請根據圖象特點,按照圖象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序:_____,要使視野從②變?yōu)棰,應調節(jié)_____準焦螺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中學實驗室中常用的顯微鏡,請回答:

1)使用顯微鏡對光的正確程序是:____________ 。(用字母排序)

A.選遮光器上適宜的光圈對準通光孔

B.轉動轉換器,使物鏡對準通光孔

C.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開),轉動反光鏡調節(jié)出一個白亮的視野。

2)觀察時應先選用________物鏡。(填高倍低倍

3)顯微鏡下視野較暗,這時應轉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調節(jié)視野的亮度,如果物像不夠清晰,調節(jié)____________使物像更清晰。

4)現有一臺顯微鏡,它有兩個目鏡(放大倍數分別是15×),兩個物鏡(放大倍數分別是10×40×),那么這臺顯微鏡的最大放大倍數是_______倍。如果物像在視野的左下方,要使物像向視野中心移動,應將載玻片向_____________移動。

5)視野中若有一個污點,擦拭目鏡和移動裝片時都不能移動,說明污點很可能在___________上。

6)在光線較暗時,應選用____________面鏡對著光源。

7)將寫有字母“P”的載玻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在視野中看到的圖像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