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總數突破70億大關,聯合國指定該日為“世界70億人口日”,這向全世界敲響了人口警鐘,也引起了各國關于人口問題的憂慮。讀下表,完成第下列各題。
【1】2000~2010年間,關于中、美兩國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中國人口增長率高于美國
B. 中、美兩國老齡化產生的原因相同
C. 中國的老齡化速度快于美國
D. 兩國15~64歲年齡段的人口比重都很高,勞動力都很富余
【2】2000~2010年我國人口年齡構成變化特點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影響是( )
A. 人口老齡化加劇,阻礙社會經濟發(fā)展
B. 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結構失衡
C. 相對于美國,我國老齡化水平還很低,老齡化的壓力還不大
D. 勞動力充足,利于社會經濟發(fā)展
【答案】
【1】C
【2】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人口年齡結構,性別結構,人口老齡化問題。
【1】讀表格,根據0-14歲人口所占的百分比判斷,中國人口增長率低于美國,A錯。中、美兩國老齡化產生的原因不相同,美國與經濟發(fā)展水平相適應,中國是人口政策導致的老齡化水平高, B錯。中國的老齡化水平雖然比美國低些,但增長速度快于美國,C對。中、美兩國15~64歲年齡段的人口比重都較高,中國勞動力都較充足,有大量的勞務輸出人口。美國勞動力不充足,有大量勞務輸入人口,D錯。故選C。
【2】老齡化是社會進步、生產力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中國的老齡化還沒有發(fā)展到阻礙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程度,A錯。生育率是指不同時期、不同地區(qū)婦女或育齡婦女的實際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數量,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會導致生育率下降,B錯。相對于美國,我國老齡化水平較低,但因社會福利保障不完善,老齡化的壓力很大,C錯。該期間我國15~64歲人口比重較大,勞動力充足,利于社會經濟發(fā)展,D對。故選D。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小題。
【1】圖中( )
A.甲地區(qū)農業(yè)以水稻種植業(yè)為主
B.乙地區(qū)太陽能、地熱能豐富
C.丙地區(qū)河流航運價值高
D.甲、乙兩地湖泊均為外流湖
【2】圖中( )
A.①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補給
B. B.②河流經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
C.③河流域植被以落葉闊葉林為主
D.③河水能己實現梯級開發(f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該日之后,FN的距離變長,關于重慶晝夜長短變化描述正確的是( )
A. 晝漸短、夜?jié)u長 B. 晝漸短、夜?jié)u短
C. 晝漸長、夜?jié)u短 D. 晝漸長、夜?jié)u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1982年和2009年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統(tǒng)計圖。讀圖,回答下列各。
【1】圖中信息反映出( )。
A. 1982—2009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趨勢
B. 1982年人口平均年齡比2009年低
C. 1982年4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高
D. 1982年的20—24歲年齡組人口數量比2009年的多
【2】與1982年相比,2009年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 )。
A. 顯示人口的增長速度加快 B. 意味著社會養(yǎng)老負擔加重
C. 不影響勞動人口的職業(yè)構成 D. 表明25—59歲勞動力資源數量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城市部分地區(qū)經過數字化處理的交通線、功能分區(qū)、地價圖”。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若布局合理,則該城市盛行風向最不可能的為( )
A. 東風 B. 西南風 C. 西北風 D. 東北風
【2】若在該區(qū)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選擇在(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某區(qū)域,K 城海拔1048 米。這里的印第安人發(fā)現夏季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來的“白夜”現象。冬季常出現一種神奇的氣流,能使厚達10厘米左右的積雪在一天之內融化,因此稱之為“吃雪者”。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暖流流經,增溫增濕 B.反氣旋控制,盛行下沉氣流
C.暖鋒過境,氣溫升高 D.位于西風帶背風坡,氣流下沉
【2】該地夏天可以看到“白夜”現象的原因
A.大氣散射作用 B.晴天多,光照充足
C.海拔高 D.緯度高,有極晝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