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云貴高原、青藏高原、河套平原和新疆的農業(yè)特色依次是( )
A. 河谷農業(yè)、綠洲農業(yè)、灌溉農業(yè)、壩子農業(yè)
B. 壩子農業(yè)、河谷農業(yè)、灌溉農業(yè)、綠洲農業(yè)
C. 壩子農業(yè)、灌溉農業(yè)、綠洲農業(yè)、河谷農業(yè)
D. 灌溉農業(yè)、河谷農業(yè)、綠洲農業(yè)、壩子農業(yè)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①②兩處小圓圈中有一處為太陽直射點,兩條虛線均為晨昏線。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
A. 太陽直射在②處
B. E點所處的虛線為昏線
C. 此時濟南晝短夜長
D. 北極點太陽高度角為15°
【2】
A. 10:44 B. 11:00 C. 11:16 D. 12: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圖和文字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下圖是東南亞局部地區(qū)示意圖和新加坡示意圖。
材料二、據(jù)法新社2013年6月20日報道,“史無前例”的霧霾19日晚襲擊新加坡,嚴重干擾了當?shù)孛癖姷娜粘I。?0世紀90年代以來,每年6、7月份新加坡都會有大規(guī)模的霧霾天氣,但霧霾的罪魁禍首卻是印度尼西亞。
材料三、海事業(yè)是指與海洋工程(船舶、鉆井平臺等)相關的制造和服務業(yè),包括船舶設計、制造、維修、改裝等。新加坡的海事業(yè)在世界處于領先水平。新加坡自然資源缺乏,國土面積647.5平方千米,人口543萬。
(1)根據(jù)材料一,分析蘇門答臘島種植油棕的有利自然條件。
(2)根據(jù)材料二,分析新加坡霧霾產生的原因。
(3)根據(jù)材料一、三,評價新加坡海事業(yè)發(fā)展的區(qū)位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金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間 B.衛(wèi)星數(shù)目比土星多
C.自身能發(fā)光 D.表面平均溫度比地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圖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導外力作用類型,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
A. 風力侵蝕作用 B. 風力搬運作用 C. 流水溶蝕作用 D. 流水搬運作用
【2】
①沙塵暴、水土流失 ②水土流失、滑坡 ③泥石流、土地荒漠化 ④沙塵暴、土地荒漠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讀“東經106.8°地形剖面圖及沿剖面各地年平均降水量曲線圖”,回答下列各題。
【1】山脈①是( )
A.陜西省和四川省的分界線
B.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的分水嶺
C.半濕潤區(qū)和半干旱區(qū)的分界線
D.一年兩熟制和兩年三熟制的分界線
【2】地形區(qū)④的夜雨量占總降水量的60%~70%,主要原因是( )
A.夜間氣溫比周圍地區(qū)高,蒸發(fā)旺盛,空氣濕度大
B.夜間大氣逆輻射弱,近地面氣溫低,水汽容易凝結
C.夜間大氣逆輻射強,近地面氣溫高,上升氣流強
D.夜間地面輻射強,近地面氣溫低,水汽容易凝結
【3】該圖反映出降水與地形的關系是( )
A.海拔越高,降水越少 B.海拔越高,降水越多
C.山脈的南坡降水多于北坡 D.山脈的南坡降水少于北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①-⑥表示巖漿、噴出巖、侵入巖、沉積物、沉積巖、變質巖的地殼物質循環(huán)過程,回答(1)-(3)題。
(1)表示沉積物和變質巖的依次是: 、 。
(2)字母中,表示風化、侵蝕、搬運、堆積作用的是 。
(3)b與c合稱為 作用。如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就是此類作用中的
形成的,此類地質作用在我國西南地區(qū)形成了典型的
地貌;而西北地區(qū)的沙丘則是 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若黃赤交角由現(xiàn)在的23°26′增大到30°,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 熱帶范圍變大 B. 寒帶范圍變大
C. 溫帶范圍變大 D. 太陽直射點移動范圍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尊重和關心保護生物群落,體現(xiàn)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
A.持續(xù)性原則 B.公平性原則 C.共同性原則 D.多樣性原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