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所示島嶼面積約48700km2,分屬兩個國家,東部國家的該地首府是個只有3萬人口的城市,但是人口的章節(jié)變化較大。島嶼西部年降水量高達2000~3000毫米;東部為降水較少,不足500毫米。據(jù)此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
A. 流水作用 B. 冰川作用
C. 地殼運動 D. 海水運動
【2】
A. 太陽輻射與洋流 B. 海岸曲折與濕地
C. 盛行風與地形 D. 森林與河流
【3】
A. 2100米 B. 1200米 C. 650米 D. 72米
【4】
A. 3月 B. 6月 C. 9月 D. 12月
【答案】
【1】B
【2】C
【3】C
【4】D
【解析】試題分析:
【1】讀圖,根據(jù)經緯度,圖示區(qū)域位于南美洲南端,緯度較高,結合北半球挪威西部海岸的成因分析,島嶼西側海岸線曲折的主因,主要是由于冰川作用侵蝕形成,B對。島嶼面積小,河流短小,流水作用 弱,A錯。地殼運動包括水平與垂直運動,不是海岸曲折的原因,C錯。海水運動形成侵蝕或堆積的海岸地貌,但不是海岸線曲折的原因,D錯。
【2】根據(jù)緯度,該島嶼位于西風帶。結合圖中山峰分布位置,島嶼東、西部的年降水差異較大,其主要影響因素為西部是盛行風的迎風坡,東部是背風坡,C對。太陽輻射不影響降水,洋流 、海岸、濕地、森林、河流不是該地降水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A、B、D錯。
【3】根據(jù)經緯度,該島是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島,最熱月氣溫在10°C以下,島上最高山峰的雪線高度范圍僅500~800米,年均高度最可能接近650米,C對。A、B、D錯。
【4】該地位于南半球,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12月份是夏季,太陽高度角大,影子短。正午駛入甲港口船舶上的旗桿影子,出現(xiàn)最短時應在12月份,D對。其它月份影子長,A、B、C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人在評價辛亥革命時說:“革命本身是流血是破壞,但辛亥革命最后走向了和平解決,這里面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智慧�!边@里的“智慧”是指
A.袁世凱玩弄政治權術 B.全國人民支持民主共和
C.各派力量的相互妥協(xié) D.西方列強的推波助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926年2月,廣州國民政府“統(tǒng)一兩廣特別委員會”會議議定,將廣東、廣西兩省的軍政、民政、財政統(tǒng)一,均受國民政府之指揮監(jiān)督。這一舉措
A.利于土地改革順利開展 B.推動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
C.實質是軍閥的互相勾結 D.為北伐戰(zhàn)爭提供了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天體名稱:A ,C 帶,D 。
(2)圖中的天體系統(tǒng)中包含有地球的是 和 ,其中最高級的天體系統(tǒng)的中心天體是 。
(3)據(jù)圖分析,地球上具有生命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陳毅在詩詞《三十五歲生日寄懷》中寫道:“大軍西去氣如虹,一局南天戰(zhàn)又重。半壁河山沉血海,幾多知友化沙蟲。日搜夜剿人猶在,萬死千傷鬼亦雄。物到極時終必變,天翻地覆五洲紅�!痹娫~中的“大軍西去”是指
A.廣州國民政府西征
B.紅軍長征到達陜北
C.南京國民政府西征
D.武漢國民政府西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是( )
A. 河流的上游地帶,城市較密集
B. 平原地區(qū)的聚落,一般沿河呈塊狀分布
C. 山區(qū)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沖積平原向山坡過渡的地帶
D. 江南水鄉(xiāng)地區(qū)比華北平原地區(qū)的鄉(xiāng)村規(guī)模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兩區(qū)域相關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從自然條件看,兩區(qū)進行的產業(yè)是
A.甲畜牧業(yè),乙水產養(yǎng)殖業(yè) B.甲漁業(yè),乙商品谷物農業(yè)
C.甲畜牧業(yè),乙水稻種植業(yè) D.甲水稻種植業(yè),乙高寒畜牧業(yè)
【2】黃河谷地、湟水谷地以及橫斷山區(qū)多數(shù)河谷地勢低,夏季氣候溫和,近年來逐漸形成我國為數(shù)不多的反季節(jié)蔬菜生產基地,其產品主要供應
A.東部冬季市場 B.東部夏季市場 C.本地夏季市場 D.本地冬季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地質剖面圖,其中c為沉積物,b、e、f為沉積巖,a、d為不同時期的巖漿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據(jù)圖判斷該地區(qū)一定發(fā)生過的內力作用有
①地殼運動 ②巖漿活動 ③地震 ④侵蝕作用 ⑤堆積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⑤
【2】圖中巖石a、b、d形成的時間按由早到晚排序正確的是
A.a、b、d B.b、a、d C.d、 a、b D.b、d 、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感冒是一種常見病,西醫(yī)一般把感冒分為細菌性和病毒性兩種;中醫(yī)治療也要先診斷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然后對癥下藥。中國古代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辨證施治方法的是
A.《黃帝內經》
B.《傷寒雜病論》
C.《本草綱目》
D.《神農本草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