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河西走廊是中國主要的制種泰地之一,撐起了中國玉米制種的半壁江山。這里是全國最大的玉米、蔬菜、瓜類、花卉等對外制種產業(yè)基地,占全國種于出口量的 75%

材料二 制種,是指生產已經培育成功的作物品種,是把科學家的育種成果推廣到普通農民手中的過程。玉米為喜光好暖植物,苗期需水量少,較為耐旱,但拔節(jié)以后,葉面積急劇擴大,蒸騰耗水加劇,特別是幼穗迅速長大時,是玉米新陳代謝最旺盛時期,對水分要求達到高峰。果穗成熟后需及時干燥脫水。

材料三河西走廊示意圖

1比較河西走廊與東北、新疆在玉米制種產業(yè)的區(qū)位優(yōu)勢。

2簡述河西走廊發(fā)展制種產業(yè)的區(qū)位條件。

3試述河西走廊如果大規(guī)模發(fā)展制種產業(yè),可能會帶來哪些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

【答案】1與東北地區(qū)相比,河西走廊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與新疆相比,鐵路、高速公路橫穿河西走廊,交通便利。

2河西走廊耕地較多且集中,土質肥沃;境內有多條河流和冰雪融水,水量穩(wěn)定,灌溉條件好;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農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物質積累;秋季多晴天,氣候干燥、空氣流動快,土質疏松、透氣性好,有利于種子的干燥脫水;鐵路、高速公路橫穿河西走廊,交通便利。

3河西走廊地處西部內陸,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大規(guī)模發(fā)展制種產業(yè),可能會加劇環(huán)境惡化,導致水資源短缺;土壤鹽堿化;土地荒漠化等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

【解析】

試題分析:1考查不同區(qū)域農業(yè)區(qū)位優(yōu)勢,根據作物生長習性和社會經濟條件進行對比。與河西走廊相比,東北緯度高,太陽高度小,位于季風區(qū),降水較多,光照時間短。與東北相比,河西走廊晝夜溫差大,利于有機物的積累。新疆位于我國內陸,交通條件比較差,與新疆相比,河西走廊有蘭新鐵路、高速路橫穿,交通便利。

2考查區(qū)域農業(yè)區(qū)位分析,從自然區(qū)位因素氣候、地形、水源、土壤等和社會經濟因素交通、市場等分析。氣候包括光照條件、降水季節(jié)分配、氣溫條件河西走廊晴天多,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利于農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物質積累;秋季多晴天、降水少、空氣流動快,利于種子干燥脫水。地形河西走廊耕地較多且集中,土壤肥沃。灌溉水源河西走廊境內多條河流流經,且有祁連山冰雪融水補給,水量穩(wěn)定,灌溉條件好。土壤沙質土壤為主,土質疏松,透氣性好,利于果穗成熟后種子干燥脫水。交通條件制種產業(yè)的推廣需要便利的交通,河西走廊境內有蘭新鐵路、高速公路橫穿,保障時效性。

3考查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內陸,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大規(guī)模發(fā)展制種產業(yè),會加劇環(huán)境惡化,大量利用水資源導致水資源短缺,加劇土地荒漠化;同時,不合理灌溉導致土地鹽堿化等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

農業(yè)類型或作物

農業(yè)區(qū)位的選擇

種植業(yè)

濕潤、半濕潤的平原和盆地地區(qū)

林業(yè)

山地、丘陵地區(qū)

畜牧業(yè)

半干旱、干旱地區(qū)

漁業(yè)

湖泊、水庫、沿海海域

水稻

水分條件較好的平原地區(qū)

玉米

夏季高溫多雨、生長季較長的地區(qū)

棉花

光照充足、夏季高溫的平原地區(qū)

甘蔗

高溫多雨的熱帶、亞熱帶地區(qū)

甜菜

氣候溫涼的中溫帶地區(qū)

柑橘

氣候濕潤的亞熱帶丘陵地區(qū)

蘋果

濕潤、半濕潤的暖溫帶地區(qū)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西南地區(qū)某區(qū)域地質災害風險評估略圖。根據相關知識,完成題。

(1)影響圖中地質災害高風險區(q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該區(qū)域出現暴雨,山區(qū)易引發(fā)泥石流、滑坡、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災害。當你遭遇泥石流時,應采取的避險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3)為減輕滑坡帶來的危害,你認為甲城市應采取的主要防災措施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區(qū)不同時期人口年齡結構圖。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1991年與1951年相比,該地區(qū)(  )

A. 0~5歲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B. 40~60歲人口比重保持不變

C. 20~40歲人口比重下降 D. 60歲人口比重上升

22031年該地區(qū)的人口年齡結構特征是(  )

A. 少兒人口比重大 B. 老齡人口比重大

C. 人口年齡結構呈金字塔形 D. 男女人口數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個未來故事:太陽急速老化,人類選擇距地球4.2光年的比鄰星系作為新家園。人類帶地球逃離太陽系期間,暫居在距地面5千米的地下城,并計劃借助木星的引力彈弓獲得動力逃離太陽系。

據此,回答下題。

有關《流浪地球》的討論合理的是

A. 木星是類地行星,由巖石組成B. 地下城位于地球圈層的地殼部分

C. 流浪地球的新家園在河外星系D. 太陽活動為地球提供光、熱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是一個礦業(yè)大國,隨著城市的發(fā)展,那些大大小小的廢棄礦坑成為長久的疤痕,如圖所示為湖北大冶鐵礦礦坑。借鑒國外經驗,廢棄礦坑的身份轉換往往與新鮮的創(chuàng)意密不可分,比如反恐演習場、垂釣中心、特色醫(yī)院等。

列舉廢棄礦坑帶來的問題并提出廢棄礦坑綜合利用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社會、生活、技術和環(huán)境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有機溶劑(如乙醚、乙醇、苯、丙酮等)沸點低,極易被引燃,加熱時最好用水浴加熱

B.石油裂解、海水制鎂、纖維素制火棉都包含化學變化

C.大分子化合物油脂在人體內水解為氨基酸和甘油等小分子才能被吸收

D.蘋果放在空氣中久置變黃原理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b圖①②③④中與a圖甲地氣候特征相符的是

A. B. C. D.

【2】乙地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草原氣候 B. 熱帶雨林氣候 C. 熱帶季風氣候 D. 熱帶沙漠氣候

【3】導致甲、乙兩地氣候類型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太陽輻射 B. 大氣環(huán)流 C. 地面狀況 D. 人類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人類生產、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是( )

A.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B.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C.江河水、冰川、地下水

D.潛水、深層地下水、冰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有機化合物說法正確的是( )

A.間二甲苯也稱為1,4-二甲基苯

B.C3H6Cl2有3種同分異構體

C.實驗室由乙醇制備乙烯為消去反應

D.所有的酯都有香味并且都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