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聲,中國的雜交育種專家,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他研究培育的小偃6號成為我國小麥育種的重要骨干親本,其衍生品種累計推廣3億多畝。一時在許多農(nóng)村流傳“要吃面,種小偃”。以下關(guān)于雜交育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A.雜交育種所依據(jù)的育種原理是自由組合規(guī)律

B. 雜交育種都必須經(jīng)過雜交→自交→選優(yōu)→自交等連續(xù)的過程

C.利用雜交育種技術(shù)培育馬鈴薯和抗倒伏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種,前者所用年限一般要短

D.三倍體無籽西瓜是利用雜交育種技術(shù)培育的

C  


解析:

雜交育種的原理是可遺傳變異中的基因重組;像馬鈴薯、甘薯等雜交后選出優(yōu)良性狀的個體利用無性繁殖應用于生產(chǎn),所以一般不需要育純過程,因而也就不需要自交→選優(yōu)→再自交,育種年限當然比需要育純的短;三倍體無籽西瓜是利用多倍體育種技術(shù)培育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09~2010年江蘇省如皋市第一中學第二學期高二生物綜合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遺傳學家李振聲運用小麥與偃麥草(一種野生牧草)遠緣雜交和誘導染色體變異等技術(shù),成功地培育出多個優(yōu)良小麥新品種,為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下列有關(guān)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基因重組、染色體結(jié)構(gòu)變異和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可以為生物進化提供原始材料
B.染色體結(jié)構(gòu)變異,大多數(shù)對生物體不利,但在育種上仍有一定的價值
C.上述多個優(yōu)良小麥新品種培育成功,說明生物多樣性具有巨大的潛在使用價值
D.上述研究中遠緣雜交產(chǎn)生的后代可育的原因是誘導了染色體結(jié)構(gòu)的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屆高考復習單元檢測:必修二第七章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 題型:綜合題

小麥育種專家李振聲被授予2006年中國最高科技獎,其主要成就之一是將偃麥草與普通小麥雜交,育成了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抗病性、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小麥新品種——小偃6號。小麥與偃麥草的雜交屬于遠緣雜交,遠緣雜交的難題主要有三個:雜交不親和、雜交不育和后代“瘋狂分離”。
(1)普通小麥(六倍體)與偃麥草(二倍體)雜交所得的F1不育說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1不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使F1可育,可采取什么方法?這樣得到的后代是幾倍體?這種新物種的形成方式與一般物種形成方式的不同之處在于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麥與偃麥草屬于不同的物種,這是在長期的自然進化過程中形成的。我們可以運用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解釋物種的形成(見圖),請在下圖填出相應的生物學名詞。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2011學年高考復習單元檢測:必修二第七章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 題型:綜合題

小麥育種專家李振聲被授予2006年中國最高科技獎,其主要成就之一是將偃麥草與普通小麥雜交,育成了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抗病性、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小麥新品種——小偃6號。小麥與偃麥草的雜交屬于遠緣雜交,遠緣雜交的難題主要有三個:雜交不親和、雜交不育和后代“瘋狂分離”。

(1)普通小麥(六倍體)與偃麥草(二倍體)雜交所得的F1不育說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1不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使F1可育,可采取什么方法?這樣得到的后代是幾倍體?這種新物種的形成方式與一般物種形成方式的不同之處在于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麥與偃麥草屬于不同的物種,這是在長期的自然進化過程中形成的。我們可以運用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解釋物種的形成(見圖),請在下圖填出相應的生物學名詞。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08廣東三校期末聯(lián)考)(7分)小麥育種專家李振聲被授予2006年中國最高科技獎,其主要成果之一是將偃麥草與普遍小麥雜交,育成了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抗病性、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小麥新品種――小偃6號。小麥與偃麥草的雜交屬于遠緣雜交。遠緣雜交的難題主要有三個:雜交不親和、雜種不育和后代“瘋狂分離”。

(1)普通小麥(六倍體)與偃麥草(二倍體)雜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                       。要使其可育,可采取的方法是                                 。這樣得到的可育后代是幾倍體?

            。

(2)假設普通小麥與偃麥草雜交得到的F1可育但更象偃麥草,如果要選育出具有更多普通小麥性狀的后代,下一步的辦法是                       。

(3)小麥與偃麥草屬于不同的物種,這是在長期的自然進化過程中形成的。我們可以運用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解釋物種的形成(見右圖),請在下面填出右圖中相應的生物學名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小麥育種專家李振聲被授予2006年中國最高科技獎,其主要成果之一是將偃麥草與普遍小麥雜交,育成了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抗病性、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小麥新品種——小偃6號。小麥與偃麥草的雜交屬于遠緣雜交。遠緣雜交的難題主要有三個:雜交不親和、雜種不育和后代“瘋狂分離”。

(1)普通小麥(六倍體)與偃麥草(二倍體)雜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要使其可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

這樣得到的可育后代是幾倍體?________。

(2)普通小麥與偃麥草雜交得到的F1一般更像偃麥草,如果要選育出具有更多普通小麥性狀的后代,下一步的辦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麥與偃麥草屬于不同的物種,這是在長期的自然進化過程中形成的。我們可以運用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解釋物種的形成(見下圖),請在圖下面填出圖中相應的生物學名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