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現(xiàn)有兩個取自同一個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的大小相同、生理狀態(tài)相似的成熟細胞,將它們分別浸沒在甲、乙兩種溶液中,測得液泡直徑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由曲線變化可知甲溶液的濃度比乙溶液的濃度大

B. 2min時甲、乙溶液中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均高于初始值

C. lOmin后把兩個細胞置于清水中都能觀察到質壁分離復原的現(xiàn)象

D. 本實驗現(xiàn)象涉及到的物質跨膜運輸方式可能不只有自由擴散

【答案】C

【解析】

分析題圖可知,在2分鐘之前,處于甲溶液中的洋蔥表皮細胞液泡的直徑減小的速度更快,因此甲溶液濃度大,A正確;2分鐘時,處于甲、乙溶液中的洋蔥表皮細胞的液泡體積都減小了,因此細胞液濃度與初始值相比都增大了,B正確;10min時,取出兩個細胞并置于清水中,處于甲溶液中的細胞已經發(fā)生了質壁分離復原,再放入清水中,基本沒有變化,處于乙中的細胞再放入清水中可能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C錯誤;處于甲溶液中的洋蔥表皮細胞的液泡直徑先減小,然后增加,說明細胞處于甲溶液中先發(fā)生質壁分離,然后又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可能與溶質分子主動運輸進入液泡有關,D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X、Y、Z是細胞中的三種有機化合物,其中X是細胞生命活動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質,Y、Z是構成細胞膜的成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的紅細胞吸收X時需要載體蛋白,不需要消耗ATP

B.膽固醇自由擴散進入細胞與Y有關

C.蛋白酶能破壞細胞膜的結構,說明細胞膜含有Z物質

D.細胞膜上的Z是可以運動的,而Y是靜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圖示①②③④四個框圖內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框圖①內都是原核生物

B.框圖②內的生物都不含葉綠素

C.框圖③內的生物都具有細胞結構

D.框圖④內的遺傳物質都是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分別表示某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變化的關系及處于有絲分裂某個時期的細胞圖像。請據(jù)圖回答:

(1)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目的最好時期在_____之間,圖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

(2)圖2中細胞處于圖1中的_______段;此時細胞中染色體單體數(shù)為_______,同源染色體有________對。

(3)皮膚癌細胞的細胞周期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正常皮膚生發(fā)層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1903年美國遺傳學家薩頓關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假說是如何提出的( )
A.通過做實驗研究得出的
B.運用假說—演繹法提出的
C.運用類比推理提出的
D.運用系統(tǒng)分析法提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若A和a、B和b分別是兩對同源染色體,下列哪四個精子來自同一個初級精母細胞( )
A.Ab、Ab、ab、ab
B.aB、Ab、AB、AB
C.Ab、aB、Ab、aB
D.AB、AB、ab、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從圖中無法得出的是

A. 同一個基因可影響多種性狀,多個基因也可控制一種性狀

B. 多數(shù)基因只控制一種性狀,并且不受其他基因的干擾

C. 基因與性狀并不都是簡單的線性關系,基因的表達具有多樣性

D. 表現(xiàn)型是基因型和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反射活動中,神經中樞既有興奮活動又有抑制活動,這是反射的協(xié)調功能所必需的。神經中樞抑制產生機制可分為如下圖所示的三種模式。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能體現(xiàn)反饋調節(jié)機制的是模式Ⅲ

B. 模式Ⅰ中,若神經元①興奮,神經元④一定會興奮

C. 模式Ⅱ中,若神經元③興奮,神經元②的電位一定是外負內正

D. 模式Ⅲ中,若神經元②興奮后神經元①再興奮,神經元③可能不產生興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其中a表示生物膜上的糖蛋白,①~③表示物質運輸?shù)娜N方式),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①可表示葡萄糖進入紅細胞

B. 三種運輸方式均能體現(xiàn)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C. 此圖若表示神經元的細胞膜,則神經遞質通過③排出細胞

D. 果脯在腌制過程中,蔗糖進入細胞的過程與②和③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