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 1、2 表示兩種不同的生物處于有絲分裂某時期的細胞圖像,圖 3 表示有絲分裂的 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的 DNA 含量變化的情況;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 1 細胞處于有絲分裂_____期,其染色體、染色單體數(shù)目分別是_____。

(2)判斷圖 2 屬于_____細胞的有絲分裂,除了具有細胞壁外,其_____的形成方式與 圖 1 不同。

(3)圖 3 中 cd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圖 2 所示的時期,位于圖 3 的_____段。

【答案】 8、0 高等植物 紡錘體(或紡錘絲) 著絲粒分裂 bc

【解析】

本題考查動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的過程、圖像的不同、染色體和DNA物質(zhì)含量的變化,是對學生基本知識和分析問題、歸納概括、識圖能力的考查。

(1)圖 1 細胞沒有細胞壁,沒有染色單體,染色體在紡錘絲的牽引下移向細胞兩極可知是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的后期,此時含有8條染色體,沒有染色單體。

(2)圖 2 細胞有細胞壁,有染色單體,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沒有中心體,此細胞是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中期;植物細胞在有絲分裂過程中前期紡錘體的形成方式與動物細胞不同,末期形成子細胞的方式也不同。

(3)圖3表示每條染色體上的DNA含量,在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每條染色體上有染色單體故含有兩個DNA,后期著絲點分裂,沒有單體,每條染色體上含有1個DNA。ab段表示有絲分裂間期DNA的復制,bc表示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cd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原因是后期著絲點分裂,de表示有絲分裂末期;圖 2 所示的時期有絲分裂的中期,位于圖 3 的bc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項中,可視為物質(zhì)進入內(nèi)環(huán)境的實例的是

A.小紅將酸奶飲入胃中

B.胰島素被注射進皮下組織中

C.氧進入血液中的紅細胞內(nèi)

D.受精過程中,精子進入卵細胞內(nè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顯微鏡下觀察某生物體細胞制作的臨時裝片結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細胞甲中染色體組數(shù)目最多,便于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

B. DNA復制并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發(fā)生在細胞乙

C. 交叉互換會導致細胞丁移向兩極的基因組成不同

D. 細胞丙和戊中細胞核結構及染色體形態(tài)變化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細胞學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細胞學說的提出,揭示了細胞的統(tǒng)一性

B. 細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生物整體的生命過程起作用

C. 一切動植物體都是由細胞和細胞產(chǎn)物構成

D. 施來登和施旺的細胞學說提出,新細胞是由老細胞通過分裂產(chǎn)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與分泌蛋白形成和分泌有關的結構是( )

A. 線粒體、中心體、高爾基體、內(nèi)質(zhì)網(wǎng)、細胞膜

B. 內(nèi)質(zhì)網(wǎng)、核糖體、葉綠體、高爾基體、細胞膜

C. 細胞膜、內(nèi)質(zhì)網(wǎng)、核糖體、高爾基體、中心體

D. 內(nèi)質(zhì)網(wǎng)、核糖體、高爾基體、線粒體、細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原理的是 ( )

A.利用果膠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臟研磨液促進過氧化氫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熱提高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測定發(fā)現(xiàn)某植物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和核DNA數(shù)之比是1∶2。下列不正確的為:

A. 該植物細胞可能是根尖成熟區(qū)細胞

B. 該植物細胞正在進行細胞分裂

C. 該植物細胞中存在染色單體

D. 該時期的細胞可能沒有核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通過實驗證實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科學家和揭示出DNA分子是雙螺旋結構的科學家分別是( )

A. 孟德爾、摩爾根 B. 薩頓、沃森和克里克

C. 薩頓、艾弗里 D. 摩爾根、沃森和克里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某種淀粉酶的最適溫度,某同學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操作。

步驟甲:取12支試管,分為6組,每組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0.1mL該淀粉酶溶液和2mL5%淀粉溶液;

步驟乙:將每組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搖勻;

步驟丙:將6組試管分別在0℃、20℃、40℃、60℃、80℃、100℃的水浴中保溫一段時間。

步驟丁:將裝有混合溶液的6支試管(分別編號A、B、C、D、E、F)分別放回原溫度的水浴鍋中保溫,每隔1分鐘從各支試管中取出一滴反應液,滴在比色板上,加1滴碘液顯色。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原理: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還原糖;淀粉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用碘液可檢測淀粉,根據(jù)__________來判斷淀粉酶的活性。

(2)該實驗正確的操作步驟是__________ (用“甲乙丙丁”及“箭頭”表示)。

(3)糾正實驗步驟后進行操作。一段時間后,當D組試管中的反應物與碘液混合開始呈棕黃色時,各組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組別

A

B

C

D

E

F

處理溫度/℃

0

20

40

60

80

100

結果

+++

++

+

棕黃色

++

+++

(“+”表示藍色的深淺程度,“+”越多表示藍色越深)

分析,上述實驗結果,可以得出該淀粉酶的最適溫度范圍是____。

(4)在本實驗中,各組溶液的pH要保證___。

(5)下圖①是pH對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曲線,圖②是將上表實驗結果繪制成的曲線(且實驗是在pH為b時進行的),試在圖②中繪出pH為a時可能的實驗結果。_____

可見,改變pH____(填“影響”或“不影響”)該酶的最適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