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生物實驗中經常涉及酒精,下列相關實驗中關于酒精的描述,錯誤的是
A. 在脂肪鑒定實驗中,用50%的酒精溶液可以洗去浮色
B. 在觀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用75%的酒精溶液對解離后的根尖進行漂洗
C. 在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用無水酒精溶解色素
D. 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實驗中,用橙色重鉻酸鉀溶液鑒定酒精的生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是三種常見傳染病,分別由三種致病菌導致。我國政府在兒童中推廣“百白破”三聯(lián)體疫苗的免費接種,大大降低了發(fā)病率,接種后
A. 吞噬細胞產生三類相應的淋巴因子
B. 效應T細胞對疫苗進行攝取、處理和呈遞
C. 成功的標志是相應記憶細胞和抗體的產生
D. 體內出現(xiàn)一種能抑制上述三類致病菌的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位同學分別用小球做遺傳規(guī)律模擬實驗.甲同學每次分別從Ⅰ、Ⅱ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乙同學每次分別從Ⅲ、Ⅳ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每人將抓取的小球分別放回原來小桶后,再多次重復.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甲同學的實驗模擬了遺傳因子的分離和自由組合的過程
B. 乙同學的實驗可模擬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的過程
C. 實驗中每只小桶內兩種小球的數(shù)量和小球總數(shù)必須相等才與實際情況相符
D. 甲、乙重復4次實驗后,Dd和AB組合約為1/2和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人類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禁止近親結婚會降低患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概率
B. 貓叫綜合征是5號染色體上基因堿基對缺失引起的
C. 囊性纖維病是CFTR基因增添3個堿基引起的
D. 六百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是發(fā)病率較高的多基因遺傳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甲、乙兩種植物的塊莖切成形狀、大小相同的細條,分別置于質量濃度為0.3g/mL蔗糖溶液中,繪制的失水量曲線如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與圖相關細胞的原生質層會有一定程度的收縮
B. 由圖推知甲植物細胞液濃度小于乙植物細胞液濃度
C. 4min時細胞液的濃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濃度
D. 8min時水分子跨膜運輸進出細胞基本達到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循環(huán)示意圖,圖中“→”表示碳的流動方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從D流動到A
B. 圖中B和F之間的關系為競爭和捕食
C. 若E為剛遷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新物種,種群數(shù)量可呈“J”型增長
D. 圖中C若表示熱量,該圖可表示此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貝爾納為檢驗“動物血液中糖的多少取決于所吃糖的多少”猜想是否成立,做如下實驗:
實驗1:用高濃度的糖溶液飼喂實驗狗,連續(xù)飼喂幾天后,血液中發(fā)現(xiàn)大量的糖分。
實驗2:用大量的肉飼喂實驗狗,連續(xù)飼喂幾天后,血液中也發(fā)現(xiàn)大量糖分。
(1)實驗1結果并不能證明猜想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2說明動物血液中的糖還可由體內的____________________轉化。
(3)研究小組進行進一步探究,用高濃度糖溶液飼喂實驗狗,每隔30min測量狗血糖濃度變化情況,結果如下圖所示。
①請從激素調節(jié)的角度解釋30min 后血糖濃逐漸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20min之后,給狗注射胰島素溶液,一段時間后,狗出現(xiàn)昏迷癥狀,原因是注射胰島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腦組織細胞血糖供應減少,導致____________________而發(fā)生功能障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精子入卵后,發(fā)生(或引起的)一系列變化形成受精卵的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圖中X指卵細胞膜反應,Y指卵子的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 B. 經圖中Y過程只形成了雌原核
C. 精子入卵主要指精子的頭部外膜與卵細胞膜融合 D. 精子入卵后精子的尾部留在外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