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的高稈 (D) 對矮稈 (d) 為顯性,抗銹病 (T) 對不抗銹病 (t) 為顯性。為了提高小麥的產(chǎn)量,有人做了如下實驗:讓高稈抗銹病與矮稈不抗銹病的兩個品種雜交, F1全為高稈抗銹病, F1自交得 F2419 株,其中高稈抗銹病為 236 株、高稈不抗銹病為 78 株、矮稈抗銹病 79 株、矮稈不抗銹病為 26 株。試分析回答:
(1) 通過后代表現(xiàn)型的數(shù)量關系可知,此遺傳遵循 _________ 規(guī)律。
(2) 親本的基因型為 _________ , _________ , F1的基因型為 _________ 。
(3)F2中新出現(xiàn)的類型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占新類型的比例為 _________ 。
(4) 哪一種類型是人們所需要的 _________ ,如何獲得人們所需要的種子 ? _________ 。

(1) 基因的自由組合    (2)DDTT ddtt DdTt     (3)1/3     (4) 矮稈抗銹病讓 F2中矮稈抗銹病小麥連續(xù)自交,直到后代不再出現(xiàn)性狀分離為止

解析試題分析:后代表現(xiàn)型的數(shù)量關系接近9:3:3:1,所以遵循自由組合規(guī)律,并可推出雙親本基因型是DDTT 、ddtt,雜交后代基因型是DdTt,F(xiàn)2中新出現(xiàn)的類型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占新類型的比例為1/3,該題要注意是占誰的比例,即分母的范圍。人類需要的種子是純合矮桿抗銹病類型,可通過讓 F2中矮稈抗銹病小麥連續(xù)自交,直到后代不再出現(xiàn)性狀分離為止來獲得。
考點:自由組合規(guī)律
點評:本題是考查對兩對相對性狀的實驗及驗證解釋等的理解和掌握,屬于基礎內容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小麥的高稈 (D) 對矮稈 (d) 為顯性,抗銹病 (T) 對不抗銹病 (t) 為顯性。銹病是銹菌引起的,使葉片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為了提高小麥的產(chǎn)量,有人做了如下實驗:讓高稈抗銹病與矮稈不抗銹病的兩個品種雜交, F1全為高稈抗銹病, F1自交得 F2419 株,其中高稈抗銹病為 236 株、高稈不抗銹病為 78 株、矮稈抗銹病 79 株、矮稈不抗銹病為 26 株。試分析回答:

   (1) 通過后代表現(xiàn)型的數(shù)量關系可知,兩對等位基因位于 _________ 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             定律。

   (2) 親本的基因型為 ______________。

   (3) 在F2新出現(xiàn)的類型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占新類型的比例為 _________ 。

(4) 能穩(wěn)定遺傳的矮稈抗銹病小麥是人們所需要的優(yōu)良品種。在利用題中親本培育過程中,應在      代選出矮稈抗銹病小麥,然后          ,直到不發(fā)生性狀分離為止即為人們所需要的優(yōu)良品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2011學年重慶市楊家坪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小麥的高稈 (D) 對矮稈 (d) 為顯性,抗銹病 (T) 對不抗銹病 (t) 為顯性。銹病是銹菌引起的,使葉片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為了提高小麥的產(chǎn)量,有人做了如下實驗:讓高稈抗銹病與矮稈不抗銹病的兩個品種雜交, F1全為高稈抗銹病, F1自交得 F2419 株,其中高稈抗銹病為 236 株、高稈不抗銹病為 78 株、矮稈抗銹病 79 株、矮稈不抗銹病為 26 株。試分析回答:
(1) 通過后代表現(xiàn)型的數(shù)量關系可知,兩對等位基因位于 _________ 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            定律。
(2) 親本的基因型為 ______________。
(3) 在F2新出現(xiàn)的類型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占新類型的比例為 _________ 。
(4) 能穩(wěn)定遺傳的矮稈抗銹病小麥是人們所需要的優(yōu)良品種。在利用題中親本培育過程中,應在     代選出矮稈抗銹病小麥,然后         ,直到不發(fā)生性狀分離為止即為人們所需要的優(yōu)良品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年中圖版高中生物必修2 2.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小麥的高稈 (D) 對矮稈 (d) 為顯性,抗銹病 (T) 對不抗銹病 (t) 為顯性。為了提高小麥的產(chǎn)量,有人做了如下實驗:讓高稈抗銹病與矮稈不抗銹病的兩個品種雜交, F1全為高稈抗銹病, F1自交得 F2419 株,其中高稈抗銹病為 236 株、高稈不抗銹病為 78 株、矮稈抗銹病 79 株、矮稈不抗銹病為 26 株。試分析回答:

(1) 通過后代表現(xiàn)型的數(shù)量關系可知,此遺傳遵循 _________ 規(guī)律。

(2) 親本的基因型為 _________ , _________ , F1的基因型為 _________ 。

(3)F2中新出現(xiàn)的類型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占新類型的比例為 _________ 。

(4) 哪一種類型是人們所需要的 _________ ,如何獲得人們所需要的種子 ? 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屆浙江省瑞安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文)試卷 題型:綜合題

小麥的高稈 (D) 對矮稈 (d) 為顯性,抗銹病 (T) 對不抗銹病 (t) 為顯性。為了提高小麥的產(chǎn)量,有人做了如下實驗:讓高稈抗銹病與矮稈不抗銹病的兩個品種雜交, F1全為高稈抗銹病, F1自交得 F2419 株,其中高稈抗銹病為 236 株、高稈不抗銹病為 78 株、矮稈抗銹病 79 株、矮稈不抗銹病為 26 株。試分析回答:

 (1) 通過后代表現(xiàn)型的數(shù)量關系可知,此遺傳遵循     規(guī)律。

 (2) 親本的基因型為          , F1的基因型為    。

 (3) F2中新出現(xiàn)的類型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占新類型的比例為 _   。

 (4) 哪一種基因類型是人們所需要的     (寫基因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屆重慶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小麥的高稈 (D) 對矮稈 (d) 為顯性,抗銹病 (T) 對不抗銹病 (t) 為顯性。銹病是銹菌引起的,使葉片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為了提高小麥的產(chǎn)量,有人做了如下實驗:讓高稈抗銹病與矮稈不抗銹病的兩個品種雜交, F1全為高稈抗銹病, F1自交得 F2419 株,其中高稈抗銹病為 236 株、高稈不抗銹病為 78 株、矮稈抗銹病 79 株、矮稈不抗銹病為 26 株。試分析回答:

   (1) 通過后代表現(xiàn)型的數(shù)量關系可知,兩對等位基因位于 _________ 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             定律。

   (2) 親本的基因型為 ______________。

   (3) 在F2新出現(xiàn)的類型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占新類型的比例為 _________ 。

(4) 能穩(wěn)定遺傳的矮稈抗銹病小麥是人們所需要的優(yōu)良品種。在利用題中親本培育過程中,應在      代選出矮稈抗銹病小麥,然后          ,直到不發(fā)生性狀分離為止即為人們所需要的優(yōu)良品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