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觀察兩個保溫瓶的溫度計讀數(shù),其中甲瓶裝的是萌發(fā)的種子,乙瓶裝的是煮熟的種子:
甲瓶的讀數(shù)________(較高/較低).乙瓶的讀數(shù)________(較高/較低).
說明:萌發(fā)的種子釋放出________,這是種子中的________被分解釋放出來的.
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種子萌發(fā)時分解有機物產(chǎn)生了________氣體.

(2)把正萌發(fā)的小麥種子放入干燥的塑料袋中扎進,放到光下一段時間后,塑料袋內(nèi)壁會出
現(xiàn)________,說明種子萌發(fā)時分解有機物產(chǎn)生了________.
結論:有機物被徹底分解時產(chǎn)生了________和________.
(3)甲瓶裝萌發(fā)的綠豆種子,乙瓶裝有等量煮熟的綠豆種子,把點燃的蠟燭放入瓶中,
甲瓶蠟燭________(燃燒、熄滅);乙瓶蠟燭________(燃燒、熄滅);
說明:甲瓶里缺少________氣,它是被萌發(fā)的種子________了.
結論:萌發(fā)種子分解有機物時需要吸收________.
(4)小結:通過這四個演示實驗,你認為種子在萌發(fā)的時候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解:呼吸作用指的是細胞內(nèi)的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
(1)甲瓶萌發(fā)的種子能進行呼吸作用,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同時一部分能量是以熱的形式散失,所以甲瓶的溫度會升高.萌發(fā)的種子呼吸作用能產(chǎn)生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2)正萌發(fā)的小麥種子放入干燥的塑料袋中扎進,放到光下一段時間后,塑料袋內(nèi)壁會出現(xiàn)水珠,原因是小麥種子內(nèi)的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證明了呼吸作用能產(chǎn)生水分.
(3)甲瓶裝萌發(fā)的綠豆種子,乙瓶裝有等量煮熟的綠豆種子,把點燃的蠟燭放入瓶中,甲瓶蠟燭熄滅,乙瓶蠟燭繼續(xù)燃燒,原因是甲瓶中的種子進行呼吸作用,瓶中的氧氣因參與種子有機物的分解而被消耗掉了.乙瓶中的種子沒有了活力,不能進行呼吸作用,瓶中的氧氣沒有被消耗,因而能繼續(xù)燃燒.
(4)以上三個實驗分別證明了種子在萌發(fā)的時候,能量一部分以熱的形式散失出來,呼吸作用的產(chǎn)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需要消耗氧氣.
故答案為:
(1)較高;較低;熱量;有機物;二氧化碳(2)小水珠;水分;二氧化碳;水(3)燃燒;熄滅;氧氣;吸收;氧氣(4)釋放能量;放出二氧化碳和水;需要氧氣.
分析:此題考查了呼吸作用的過程,同時驗證了呼吸作用所需要的原料和產(chǎn)物.
點評:記住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是二氧化碳的性質.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11?青島)人體每天必須從外界獲取一定量的營養(yǎng)物質才能健康的生活,下圖表示各種營養(yǎng)物質在人體內(nèi)的變化過程,請據(jù)圖回答:

(1)圖中a、b過程分別代表人體 的
消化
消化
吸收
吸收
,完成b過程的主要器官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是:①其長度5至6米;③其內(nèi)表面有
皺襞
皺襞
和絨毛.
(2)尿的形成需要經(jīng)歷
腎小球的濾過
腎小球的濾過
作用和
腎小管的重吸收
腎小管的重吸收
作用兩個生理過程.
(3)c過程主要發(fā)生在細胞內(nèi)的
線粒體
線粒體
(能量轉換器)中.
(4)某同學為驗證“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法和步驟:①取兩支試管分別編號為A、B,各注入2毫升淀粉糊;②漱口后收集唾液;③A試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④向兩支試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⑤兩支試管震蕩后放人37℃水中保溫5-10分鐘;⑥取出兩支試管,觀察顏色變化.
A.指出實驗步驟中的兩處錯誤并加以改正:
向A試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的同時應該向B試管中加入相同量的清水;應該先水浴后再滴加碘液
向A試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的同時應該向B試管中加入相同量的清水;應該先水浴后再滴加碘液

B.按改正后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驗,通過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是:
唾液淀粉酶對淀粉有消化作用
唾液淀粉酶對淀粉有消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小倩同學在制作酸奶的過程中,操作方法如下:
消毒:將1L牛奶放在鍋內(nèi)加熱到82℃接近沸騰,然后平均分三份倒入A、B、C三個已消毒的0.5L廣口瓶中.
加入接種:分別在A、B兩個廣口瓶中加入40mL兩種不同品牌的酸奶,在C瓶中加入40mL自來水,并攪拌均勻.密封發(fā)酵:將三只廣口瓶封好,放入38℃~44℃的烘箱內(nèi)保溫約1h.
觀察:1h后,每過30min觀測一次,如果瓶中的牛奶已經(jīng)凝固呈果凍狀,說明酸奶已經(jīng)做好了.請分析:
(1)制作酸奶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是
乳酸菌
乳酸菌
.能否用微波爐制作酸奶?理由是:
不能,因為微波會殺死乳酸菌
不能,因為微波會殺死乳酸菌

(2)某同學按照此步驟操作后,在A、B瓶中均未品嘗到兩個原有的品牌酸奶的味道,C瓶中還有餿味.試分析失敗的原因:
A、B兩瓶未加入少量糖,乳酸菌不能大量繁殖,或接種前未降溫,乳酸菌高溫致死.C瓶變餿是由于加入的自來水中有微生物污染所致.
A、B兩瓶未加入少量糖,乳酸菌不能大量繁殖,或接種前未降溫,乳酸菌高溫致死.C瓶變餿是由于加入的自來水中有微生物污染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人體每天必須從外界獲取一定量的營養(yǎng)物質才能健康的生活,下圖表示各種營養(yǎng)物質在人體內(nèi)的變化過程,請據(jù)圖回答:

(1)完成a、b過程的主要器官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是:①其長度5至6米;②其內(nèi)表面有            和絨毛。

(2)尿的形成需要經(jīng)歷                                       作用兩個生理過程。

(3)c過程主要發(fā)生在細胞內(nèi)的             (能量轉換器)中。

(4)某同學為驗證“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法和步驟:

①取兩支試管分別編號為A、B,各注入2毫升淀粉糊;②漱口后收集唾液;③A試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④向兩支試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⑤兩支試管震蕩后放入370C水中保溫5——10分鐘;⑥取出兩支試管,觀察顏色變化。

A.指出實驗中的兩處錯誤并加以改正:                                        

B.按改正后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驗,通過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2屆山東省臨沐縣青云鎮(zhèn)中心中學九年級4月模擬考試生物試卷(二)(帶解析) 題型:填空題

人體每天必須從外界獲取一定量的營養(yǎng)物質才能健康的生活,下圖表示各種營養(yǎng)物質在人體內(nèi)的變化過程,請據(jù)圖回答:

(1)完成a、b過程的主要器官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是:①其長度5至6米;②其內(nèi)表面有           和絨毛。
(2)尿的形成需要經(jīng)歷                                       作用兩個生理過程。
(3)c過程主要發(fā)生在細胞內(nèi)的             (能量轉換器)中。
(4)某同學為驗證“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法和步驟:
①取兩支試管分別編號為A、B,各注入2毫升淀粉糊;②漱口后收集唾液;③A試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④向兩支試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⑤兩支試管震蕩后放入370C水中保溫5——10分鐘;⑥取出兩支試管,觀察顏色變化。
A.指出實驗中的兩處錯誤并加以改正:                                        。
B.按改正后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驗,通過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山東省九年級4月模擬考試生物試卷(二)(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人體每天必須從外界獲取一定量的營養(yǎng)物質才能健康的生活,下圖表示各種營養(yǎng)物質在人體內(nèi)的變化過程,請據(jù)圖回答:

(1)完成a、b過程的主要器官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是:①其長度5至6米;②其內(nèi)表面有            和絨毛。

(2)尿的形成需要經(jīng)歷                                        作用兩個生理過程。

(3)c過程主要發(fā)生在細胞內(nèi)的              (能量轉換器)中。

(4)某同學為驗證“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法和步驟:

①取兩支試管分別編號為A、B,各注入2毫升淀粉糊;②漱口后收集唾液;③A試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④向兩支試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⑤兩支試管震蕩后放入370C水中保溫5——10分鐘;⑥取出兩支試管,觀察顏色變化。

A.指出實驗中的兩處錯誤并加以改正:                                         。

B.按改正后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驗,通過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