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轉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區(qū)別只是多了能使它產生額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學家就已經知道怎樣通過工程技術將外來基因移植到某種植物的脫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使它生產靠雜交方式根本無法獲得的某種新的特性,比如抗除莠劑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種害蟲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來自任何生命體,比如細菌、病毒、昆蟲等。
轉基因作物目前在世界上種植面積已達1000萬公頃左右,種植最多的是棉花、玉米和西紅柿等,在實驗室試種的有萵苣、西瓜、稻谷等品種。實驗的目的除了增產之外,還在于提高這些品種的抗病毒能力。但同時也有專家擔心轉基因作物可能會對環(huán)境造成危險。比如在美國栽種的一種能抗蟲害的玉米和棉花,這類作物的所有分子都能分泌出一些微量的“殺蟲劑”——像某種農藥一樣能選擇殺死某些害蟲的“霧劑”,這就可能加快一些更難對付的害蟲的出現(xiàn)。再如那些能抗除莠劑的作物,它們一旦同野生狀態(tài)下的“表姐妹”雜交之后,那么“表姐妹”也就因此而成為除莠劑無法除掉的變種了。
對于這項技術,盡管還有些問題需要繼續(xù)研究,但它的確是人類作物栽培上一場空前的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