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用手按在胸部兩側(cè),深深吸氣,你會感覺到 ( )
A.肋骨上升,胸廓擴大B.肋骨下降,胸廓縮小
C.肋骨上升,胸廓縮小D.肋骨下降,胸廓擴大
【答案】A
【解析】
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而造成胸腔有規(guī)律的擴大與縮小,叫呼吸運動,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過程;呼吸運動的基本意義是實現(xiàn)了肺的通氣,即肺內(nèi)氣體與外界氣體進行交換。
呼吸運動是指人體胸廓有節(jié)律的擴大和縮小的運動,包括吸氣過程和呼氣過程,吸氣時,肋間肌收縮時,肋骨向上向外運動,使胸廓的前后徑和左右徑都增大,同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徑增大,這樣胸廓的容積就增大,肺也隨著擴張,肺內(nèi)的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外界空氣通過呼吸道進入肺,完成吸氣的過成。呼氣時相反。因此深深地吸氣,會感覺到肋骨在向上向外運動,胸廓擴大。故A符合題意。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生長發(fā)育的影響”的實驗過程,首先取兩個相同的玻璃缸,分別貼上標簽A、B。其余步驟如下表所示: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組別 實驗步驟 | A缸 | B缸 |
① | 1000mL池塘水 | 1000mL自來水 |
② | 分別加入同時期孵化出的蝌蚪各2只 | |
③ | 每天飼喂,每隔一天飼喂加入少量甲狀腺激素的飼料 | 每天飼喂 等量的飼料 |
④ | 兩缸保持適宜蝌蚪發(fā)育的恒定水溫 | |
⑤ | 每天記錄蝌蚪的生長發(fā)育情況 | |
實驗結(jié)果 | 平均26天發(fā)育為青蛙 | 平均37天發(fā)育為青蛙 |
(1)該實驗探究的問題是 _____ ?
(2)這個實驗過程,有兩個環(huán)節(jié)不夠嚴謹,請你找出,并加以修改完善:
第一處是:_____。
第二處是:_____。
(3)補充完整實驗步驟的第三步B缸處的內(nèi)容:_____。
(4)設置B缸的目的是 _____。
(5)根據(jù)該實驗的結(jié)果寫出實驗結(jié)論:_____。
(6)實驗結(jié)束后,應該如何處理已發(fā)育的青蛙?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事例一:我國某海島的天然林覆蓋率在1956年為25.7%,1964年為18.7%,1981年僅為8.53%,并且因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從而導致了坡壘等珍稀樹種瀕臨滅絕,裸實等珍貴藥用植物已經(jīng)絕跡。
事例二:我國西北某縣野生甘草的面積1967年為4萬公頃,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盡,我國的野馬已經(jīng)絕跡,野駱駝等野生動物也瀕臨滅絕。
事例三:一種原產(chǎn)日本的林業(yè)害蟲,于20世紀80年代侵入我國華東沿海地區(qū),并且由于缺少天敵而蔓延開來。據(jù)1990年統(tǒng)計,這種害蟲使該地區(qū)13萬多公頃的馬尾松林受到危害。
(1)事例一說明造成這兩種野生生物瀕;驕缃^的主要原因是_____。
(2)事例二說明造成這些野生生物資源明顯減少或絕跡的原因是______。
(3)事例三說明:由于_______入侵或引種到_______的地區(qū),使得這些地區(qū)原有物種受到威脅。
(4)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作為一名公民應當怎樣做?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家鴿描述錯誤的是( )
A.身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阻力B.骨頭中空無牙齒減輕重量
C.胸肌發(fā)達可以提供充足的動力D.氣囊只起了輔助呼吸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潛水愛好者在未知海域探險,發(fā)現(xiàn)一種動物的身體呈輻射對稱,用觸手上的特殊結(jié)構(gòu)麻醉獵物。由此推測,下列動物與其基本結(jié)構(gòu)相同的是( )
A.海馬B.水母C.渦蟲D.水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你參加過以倡導“低碳生活”為主題的“地球一小時”活動了嗎?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請回答下列有關低碳生活的問題:
(1)煤炭、石油、天燃氣的燃燒與人的呼吸一樣,會消耗大氣中的_____并釋放出______氣體。綠色植物可以通過______作用吸收燃燒釋放的氣體。
(2)吸煙不僅違背低碳的生活方式,而且主要會對人體的______系統(tǒng)造成嚴重危害。
(3)在日常生活中,你應該如何響應低碳的生活方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