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苯丙酮尿癥是由于氨基酸分解代謝過程中酶合成出現(xiàn)問題而導致的“先天性代謝差錯”。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苯丙酮尿癥患者毛發(fā)和膚色淺,血液中苯丙氨酸含量高,但酪氨酸的含量低,據(jù)圖20分析,這是因為控制酶        (填序號)的基因發(fā)生突變的緣故。對病人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突變位點不只一種,說明基因突變具有        的特點;颊唧w內高濃度的苯丙氨酸會損害大腦,而苯丙氨酸又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所以患者必需采取          (高/低/無)苯丙氨酸飲食。
(2)通過對苯丙酮尿癥家族的        ,繪出圖2l。對圖譜中           (個體)的分析可知,該病是隱性遺傳病,致病基因(b)位于常染色體上。Ⅵ~2理論上再生一個健康孩子的可能性是           但她在妊娠時,其血液中高濃度的苯丙氨酸會對基因型是              的胎兒均造成大腦發(fā)育的損傷。通過對該家族發(fā)病率及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可知,             會導致該病發(fā)病牢大火提高。


(1)①   ………………………………………………………………………2分
多方向性(不定向性)……………………………………………………………2分
低 ……………………………………………………………………………2分
(2)家系調查  ………………………………………………………………………2分
Ⅴ-1、Ⅴ-2和Ⅵ-2(或Ⅴ-1、Ⅴ-2和Ⅵ-4)………………………………………2分1/2  ……………………………………………………………………………………2分
Bb和bb(如果寫出BB,不得分;寫其他字母不得分)……………………………2分
近親結婚…………………………………………………………………………2分

解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右圖①②③表示了真核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傳遞方向,請據(jù)圖回答下列(1)至(3)題:

                     

(1)科學家克里克將圖中①②③所示的遺傳信息的傳遞規(guī)律命名為          法則。過程①發(fā)生在有絲分裂的間期和                         的間期。在過程①中如果出現(xiàn)了DNA若干個堿基對的增添從而導致生物性狀改變,這種DNA的變化稱為                 ,它可以為生物進化提供                       。

(2)過程②稱為        ,催化該過程的酶是              ,其化學本質是           。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碼子分別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碼子是AUG,則該tRNA所攜帶的氨基酸是                。

(3)a、b為mRNA的兩端,核糖體在mRNA上的移動方向是                 。一個mRNA上連接多個核糖體叫做多聚核糖體,多聚核糖體形成的生物學意義是                      

                                 。

(4)某研究小組在“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活動中,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并繪制了某家族遺傳病系譜圖,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①Ⅱ-5和Ⅱ-6婚配,后代中出現(xiàn)紅綠色盲癥男孩的可能性是           (請用分數(shù)表示)。如果他們不幸生育了一個21三體綜合征患兒,原因可能是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生殖細胞時,一方的21號同源染色體不能                 ,從而產(chǎn)生異常的配子并完成了受精作用。

②苯丙酮尿癥的病因是患者體細胞中缺少一種酶,致使體內的苯丙氨酸不能沿正常途徑轉變成酪氨酸,而轉變成了苯丙酮酸。此實例說明,基因控制性狀的方式之一是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                    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若該酶含有a個氨基酸,則控制此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       個堿基對。

③調查中發(fā)現(xiàn),在當?shù)氐呐哉H酥,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約占10%,則在Ⅱ-3和Ⅱ-4的后代中,出現(xiàn)苯丙酮尿癥和紅綠色盲癥兩病兼患的幾率是           (請用分數(shù)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廣東省高二上期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囊性纖維化病是一種致死性較高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原因是正常基因中3 個核苷酸的缺失導致了其編碼的蛋白質中1 個對應氨基酸的缺失。對此分析正確的是

A.基因中3個核苷酸的缺失屬于基因突變

B.蛋白質中個別氨基酸的改變不會影響其功能

C.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D.基因中堿基數(shù)目的改變必然導致蛋白質結構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年廣東省東莞市高一第二學期期末考試生物B卷 題型:選擇題

70%的囊性纖維病患者是由于編碼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個堿基,導致了CFTR蛋白的結構異常,該實例可以說明

A.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B.DNA中某個堿基發(fā)生改變,生物體合成的蛋白質必然改變

C.基因通過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D.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從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年吉林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題型:選擇題

囊性纖維病的實例可以說明                                                                                    (    )

A.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B.DNA中某個堿基發(fā)生改變,生物體合成的蛋白質必然改變

C.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D.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2011學年度黑龍江省高三10月月考生物試題 題型:選擇題

下面有關基因、蛋白質和性狀三者間關系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基因與性狀之間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B 一般來說,生物體的性狀受基因和環(huán)境的共同影響

C 生物體的性狀完全由基因控制

D 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生物體的所有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