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允許一些小分子物質通過
B.核孔是核質間進行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C.核糖體不具有膜結構,不含有磷酸基團
D.抗體合成與分泌的過程中會發(fā)生膜融合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細胞增殖和分化的概念圖,則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圖示中Ⅰ、Ⅱ分別表示細胞增殖與細胞分化
B. 圖示中b~e具相同DNA,但其mRNA不同
C. 若a為植物細胞,而d能在體外條件下培養(yǎng)成一個植物體則說明d具有全能性
D. 圖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若a的基因型為AaBb,則Ⅲ所產生的兩個子細胞基因型應為AB與ab或Ab與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穩(wěn)態(tài)是人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當機體處于不同的外界環(huán)境或生理狀態(tài)時,體內的一些組織、器官、系統(tǒng)的功能也會發(fā)生相應的改變,但是人體并不會因此而失去穩(wěn)態(tài)。請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激素①的名稱為__________,幼年時期缺乏激素②會患上的病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寒冷環(huán)境中,圖1中①分泌量增加依次引起③、②的分泌量增加,激素②對激素①③的分泌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這種現(xiàn)象稱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內環(huán)境的各種成分和理化性質會不斷變化,當人剛進食一段時間內,由胰島___________細胞分泌的c激素將會增加,促使血糖含量______________,使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
(4)由圖2可知,神經、內分泌、免疫三大系統(tǒng)之間是通過細胞產生的_______分子進行聯(lián)系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某種植物①②兩個植株雜交,得到③,將③再作進一步處理,如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由③到④的育種過程依據(jù)的主要原理是基因突變
B. 由⑤×⑥過程形成的⑧植株屬于新物種
C. 若③的基因型為AaBbdd,則⑩植株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占總數(shù)的1/4
D. 由⑦到⑨的過程會發(fā)生突變和基因重組,可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有一瓶摻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進氧氣的體積與放出二氧化碳的體積之比為3:5,這是因為( )
A.有1/4的酵母菌在進行有氧呼吸
B.有1/3的酵母菌在進行有氧呼吸
C.有1/2的酵母菌在進行有氧呼吸
D.有2/3的酵母菌在進行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個嬰兒不能消化乳類,經檢查發(fā)現(xiàn)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個氨基酸改換而導致乳糖酶失活,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缺乏吸收某種氨基酸的能力 B.不能攝取足夠的乳糖酶
C.乳糖酶基因有一個堿基替換了 D.乳糖酶基因有一個堿基缺失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水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水在病變細胞中以結合水和自由水的形式存在
B. 在抗體的合成過程中伴隨著水的產生
C. 冬季,植物體內自由水含量相對增多,提高抗寒能力
D. 水在生物體中可以參加許多化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人體某致病基因控制異常蛋白質合成的過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過程不可能發(fā)生在___________。
A、肌肉細胞 B、神經細胞 C、肝臟細胞 D、成熟的紅細胞
(2)圖中過程①是_________,此過程既需要_________作為原料,還需要能與基因啟動子結合的______酶進行催化。
(3)過程②中,核糖體在物質b上的移動方向是____________。
(4)若圖中異常多肽鏈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為“—絲氨酸—谷氨酸—”,攜帶絲氨酸和谷氨酸的上的反密碼子分別為,則物質a中對應模板鏈的互補鏈的堿基序列為__________。
(5)圖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狀的方式是基因通過控制______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6)致病基因與正;蚴且粚_____________。若致病基因由正;虻闹虚g部分堿基替換而來,則兩種基因所得的長度是_________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